跟親愛的說再見:一生一定要會寫的企劃案─預立醫囑
跟親愛的說再見:一生一定要會寫的企劃案─預立醫囑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前一陣子去書展看到很多書都很想買~~~~~
但那天居然忘記帶錢包出門 >
整個非常的失落!!!!因為就是要去書展買書呀....
我真的很喜歡看書~日常沒事最大的休閒就是看書
從文學類到旅遊類等等什麼都看
所以買書是我的一大樂趣之一~~~~
最近朋友們都在推薦一本很好看的書!!!!
就是 跟親愛的說再見:一生一定要會寫的企劃案─預立醫囑
是年度排行榜書籍耶!!!
我力馬上博客來購買~~~~~~
博客來時常有打折優惠 買書真得比較優惠唷~~~~
推薦給跟我一樣喜歡閱讀的朋友壓 :)
博客來傳送門順便博客來網路書店一起給你囉~~~~~~
(●’ω`●)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本週熱銷商品:
出去闖!擁抱世界級夢想:27歲CEO的圓夢方程式 ![]() |
零極限實作Mook ![]() |
跟親愛的說再見:一生一定要會寫的企劃案─預立醫囑
預先彩排人生最後一個企劃案
最近有位企業家,盡管醫生一再跟家屬說癌末最後階段無法治療,不如安寧照護,讓他安詳過幾天有品質的生活,但家屬不能接受,仍要醫生再治下去,可憐的病人終究還是走了,卻身軀浮腫、發黑、氣味難聞,醫生直到很久後仍難過不已,他說,「最後那些天,他是一隻腳踏在地獄裡地活著啊。」
想要傳播現代人不再忌談死亡,愈早在生前預立醫囑(生遺囑),為自己人生最後階段預作彩排,是《康健》雜誌編寫這本《跟親愛的說再見》的最主要用意。
一般人旅行前都會檢查自己是否帶全了東西,是不是買夠了保險,卻不會想到萬一出什麼意外,有沒有也預做準備,有什麼意願接受什麼樣的醫療?有沒有指定代理人,代替自己與醫護人員溝通?臨終前要不要被搶救?
所謂的「搶救到最後一刻」,除了可以救回來的之外,大多數並非救得回來,卻留下逝者肋骨斷裂、牙齒脫落、血流滿面......,且家人遺憾不已,有的是倉皇間做的決定,事後卻發現其實是傷害,有的則是病人堅持要急救,家人若到時候不做急救,也會有罪惡感。
我們無法預知自己會如何死、何時死、會不會也遭遇到時難以認定的困難,造成家屬反目、醫護為難、自己的尊嚴蕩然無存。只有在目前人還平安且意識清楚時,豁達面對,愈早說清楚寫明白愈好,包括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、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、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因為認真面對死亡,使我們更加珍惜生命,盡心盡力活著,貢獻對別人的關愛。
本書做了四十多個採訪,採擷了許多動人故事,想要說明,認真面對死亡,會更認真活著。例如孫大偉、孫越、聖嚴法師、樞機主教單國璽 、趙可式教授等人。
並且提出醫學知識,供照顧親人的人了解,何時何種情形形會是醫療的終點,需要預做準備,包括身心靈與家族的事項,臨終症狀會是如何,如何陪伴,以及如何說再見。
在密集的採訪中《康健》發現幾乎不論何種宗教,都提出死後還會有無限生命的說法,死亡並非一切的結束,而是另個似錦前程的展開。相信亡者還會繼續他下一段的旅程,也將使未亡親友安頓了對死者的牽掛。
此外,也有愈來愈多人開始生前就在企劃自己要如何向世界告別,而且以環保的方式來處理身體。誠如聖嚴法師在接受採訪時所說,相信我們有無限的過去,也有無限的未來,我們仍將再與親人再相見,抱著這樣的信念,放心寫下人生最重要的企劃案─預立醫囑與遺囑,將是自己所能為自己做的最重要的生命安排,也將使家人安心放心。
本書特色
想要傳播現代人不再忌談死亡,愈早在生前預立醫囑(生遺囑),為自己人生最後階段預作彩排,是《康健》雜誌編寫這本《跟親愛的說再見》的最主要用意。
一般人旅行前都會檢查自己是否帶全了東西,是不是買夠了保險,卻不會想到萬一出什麼意外,有沒有也預做準備,有什麼意願接受什麼樣的醫療?有沒有指定代理人,代替自己與醫護人員溝通?臨終前要不要被搶救?
商品訊息簡述:
作者: 王梅、李瑟、林芝安、張曉卉
新功能介紹- 出版社:天下生活
新功能介紹 - 出版日期:2009/09/02
- 語言:繁體中文
跟親愛的說再見:一生一定要會寫的企劃案─預立醫囑